中國勞動學會,走過了 20 年的光輝歷程。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 20 年,也是我國勞動事業飛速發展的 20 年。 20 年來,中國勞動學會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學會工作的理論基礎,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相結合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勞動保障的中心工作,廣泛開展學術研究、培訓、咨詢和國際交流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提高我國勞動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水平,推動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勞動學會所取得的這些成果,都是在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陳云、宋平、馬文瑞等同志的熱情關心下,在國家勞動總局、勞動人事部、勞動部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黨組的領導、學會顧問和名譽會長的指導以及廣大會員的支持下,經過大家們共同努力而取得的。
20 年間,中國勞動學會直接組織召開(或者與有關地方、部門聯合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共計 80 余次,如果加上各地方、部門勞動學會召開的學術會議,超過 1000 次。這些學術研討活動,取得了重要成果,它們不僅為國家在各時期改革勞動、工資、社會保險制度作了必要的理論準備,而且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科學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科學理論。
20 年來,各級勞動學會組織申報各類優秀成果 3156 項,獲獎 841 項。
20 年來,全國勞動學會系統共舉辦培訓班 3000 多期。其中,地方辦的大、中專班 210 期,共培訓 76263 人次;地方辦的專業證書班 415 期,共培訓 28210 人次;各種短期班 1609 期,共培訓近 20 萬人次。
為了推廣應用科研成果,加強學會的服務功能,中國勞動學會鼓勵各地區、部門勞動學會采用多種方式,為政府勞動部門和企業提供業務咨詢,推動學會咨詢服務事業的發展。
20 年來,中國勞動學會除與勞動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共同創辦了《中國勞動》雜志以外,還編輯出版了若干種圖書。為傳播信息,加強同各地區、各部門勞動學會和其他會員單位的聯系,編輯發行了雙月刊《中國勞動學會通訊》。各地區、部門勞動學會除了編輯出版專業書籍以外,也都出版了勞動保障業務刊物。
中國勞動學會自成立以來,積極、穩步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期間,勞動學會系統積極創造條件,先后派遣了 70 多個考察、培訓團組赴歐美、日本、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為我們打開了眼界,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 年來,全國勞動學會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自 1982 年成立中國勞動學會后,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很快就成立了勞動學會。隨后,各地方、部門也都相繼成立了勞動學會。勞動學會已逐步發展成為遍布全國的網絡,各級學會團體會員總數已達到 7000 多家。中國勞動學會現有 100 多家企業團體會員,還設有冶金、石化、鐵道、機械、航空等 9 個行業分會和包括勞動定員定額、工資、勞動法學、勞動經濟教學等 7 個專業委員會。中國勞動學會以及很多地方學會還通過評選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等活動,促進學會工作的建設和發展。